防沉降D型大挠度松套补偿接头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用于吸收管道的轴向位移和角位移,具体如下:
结构组成与功能:
主体结构:包括短管法兰、本体、压盖、挡圈、限位块、密封圈和压紧构件。短管法兰和本体通过螺栓连接,内部穿过具有法兰的活动短管,两端设置挡圈和限位块以控制位移范围。
密封设计:密封圈采用U型结构嵌入压盖槽内,与短管外壁形成圆柱面接触。密封圈内嵌O型密封条并设唇口,通过压紧机构产生持续预紧力,确保介质零泄漏。
位移补偿机制:
轴向补偿:当管道因热胀冷缩产生轴向位移时,活动短管在本体内滑动,通过限位块控制位移量,防止接头被拉脱。
角向补偿:接头可吸收6°-7°的角向位移,通过挡圈与压盖间的弹性变形实现,适应管道的偏转需求。
抗沉降设计原理:
抗轴力结构:采用抗轴力设计,通过压盖与本体的螺栓连接及密封条的预紧力,抵抗管道轴向推力,防止沉降导致的接头变形。
大挠度特性:伸缩管与法兰短管长度增加,使接头整体结构长度显著大于普通伸缩接头,从而获得更大的可挠量和伸缩量,适应复杂地形沉降。
密封性能保障:
动态密封:管道伸缩时,密封圈通过弹性变形始终紧贴短管外壁,O型密封条与唇口结构防止密封条脱落,维持预紧力。
材料选择:密封圈通常采用NBR丁晴橡胶,本体材质为Q235碳钢,确保在-20℃至120℃温度范围内及1.6MPa压力下保持密封可靠性。